| |||||||||||||||||
|
返回茶文化 |
《龍井訪茶記》程淯,約1911年 |
明清茶書 |
龍井以茶名天下,在杭州曰本山。言本地之山,產(chǎn)此佳品,旌之也。然真者極難得,無論市中所稱本山,非出自龍井;即至龍井寺,烹自龍井僧,亦未必果為龍井所產(chǎn)之茶也。蓋龍井地既隘,山巒重疊,宜茶地更不多。溯最初得名之地,實維獅子峰,距龍井三里之遙,所謂老龍井是也。高皇帝南巡,啜其茗而甘之,上蒙天問,則王氏方園里十八株,荷褒封焉。李敏達(dá)《西湖志》稱:在胡公廟前,地不滿一畝,歲產(chǎn)茶不及一斤,以貢上方。斯乃龍井之冢嫡,厥為無上之品。山僧言:是葉之尖,兩面微缺,宛然如意頭。葉厚味永,而色不濃。佳水瀹之,淡若無色。而人口香冽,回味極甘。其近獅子峰所產(chǎn)者,遜胡公廟矣,然已非他處可及。今所標(biāo)龍井茶,即環(huán)此三五里山中茶也。辛亥清明后七日,余游龍井之山。時新茶初茁,綻展一旗,爰錄采焙之方,并栽擇培溉之略。世有盧陸之嗜,宜觀斯記。
沙礫也、壤土也,于茶地非上之上也。龍井之山,為青石,水質(zhì)略咸,含堿頗重。沙壤相雜,而沙三之一而強(qiáng)。其色鼠羯,產(chǎn)茶最良。迤東迤南,土赤如血,泉雖甘而茶味轉(zhuǎn)劣。故龍井佳茗,意不能越此方里以外,地限之也。
隔冬采收茶子,貯地窖或壁衣中,無令枯燥蟲蛀。人春,鋤山地,取向陽坦,不漬水。陸坡,則累石障之,鋤深及尺,去其粗礫。旬日后,土略平實,檢肥碩之茶子,點播其中科之。相去約四五尺,略施灰肥,春夏鋤草。于地之隙,可藝果蔬。苗以茁矣,無須移植。第四年春,方可摘葉。
三四年成樹,地佳者無待施肥。磽瘠者,略施豆餅汽堆肥,以壅其根。防草之荒,歲一二鋤,旱則溉之。
大概清明至谷雨,為頭茶。谷雨后,為二茶。立夏小滿后,則為大葉顆,以制紅茶矣。世所稱明前者,實則清明后采。雨前,則谷雨后采。校其名實,宜云明后、雨后也。采茶概用女工,頭茶選擇,極費(fèi)工。每人一日,僅得鮮葉四斤。上下采工,一兩六文。
烹宜沙瓶,火宜木炭,宜火酒,瀹宜小瓷壺。所容如蓋碗者,需茶二錢。少則淡,多則滯。水開成大花乳者,宜取四涼杯挹注之。殺其沸性,乃人壺。假令沸水人壺,急揭蓋以宣之。如經(jīng)四涼杯者,水度乃合。
茶秉荷氣,惟浙江、安徽為然,而龍井為最。飲可五瀹,瀹則盡斟之,勿留瀝焉。一瀹則花葉:莖氣俱足;再瀹則葉氣盡,花氣微,莖與蓮心之味重矣;三則蓮心與蓮肉之味矣,后則僅蓮肉之味:啜宜靜,斟宜小盅。
茶既焙;必貯甕或匣中。取出窯之塊灰,碎擊平鋪。上藉厚紙,疊茶包于上,要以不泄氣為主。
龍井歲產(chǎn)上品茶,如明前雨前者,千余斤耳。并粗葉紅葉計之,歲額亦止五千 斤上下,而名遍全國,遠(yuǎn)逮歐美,則賴龍井鄰近之茶附益之。蓋自十八澗至理安,達(dá)江頭;自翁家山,滿覺隴,茶樹彌望,皆名龍井。北貫十里松,至棲霞,亦名龍井,然味猶勝他處。杭城所售者,則筧橋各地之產(chǎn)矣。
龍井茶之色香味,人力不能仿造,乃出天然,特色一。地處湖山之勝,又近省會,無非常之旱澇,特色二。名既遠(yuǎn)播,價遂有增而無減,視他地之產(chǎn),其利五倍,特色三。惟其然也,山巔石隙,悉植茶矣。乃荒山彌望,僅三三五五,偃仰于路隅,無集千百株為一地者。物以罕而見珍,理豈宜然。 引自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中華茶文化研究所 |
《茶譜》 | |
《煮泉小品》 | |
《茶寮記》 | |
《茶說》屠隆 | |
《茶錄》 | |
《茶疏》 | |
《茶解》 | |
《茗譚》 | |
《茶箋》 | |
《洞山岕茶系》 | |
《茶說》黃龍德 | |
《岕茶箋》 | |
《虎丘茶經(jīng)注補(bǔ)》 | |
《茶史》 | |
《續(xù)茶經(jīng)》 | |
《龍井訪茶記》 | |
|
|
|||||||||||||
電話:086-0599-5113816 手機(jī):(0)13062284455
傳真:0599-5113816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