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人喝茶是非常純粹的,一切都集中在茶上,一絲不茍地泡茶,品茶時心中只有茶,純粹到不吃茶點,甚至不談與茶無關(guān)的話題,這種純粹概況起來就是一個詞“講究”,講究到什么程度,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是講究水的品質(zhì),堅守古訓:山泉水為上,溪水次之,井水為下,自來水那就是不能用來泡茶的了。你可以看到癡茶者不辭辛苦到山中找水背回家泡茶,到深山找水背水本身就是很休閑很快樂的事。
二是燒水的器皿,鐵壺,鋁壺,不銹鋼壺,鋼化玻璃壺,陶泥壺……不同的壺燒水那感覺那效果是不同的。用陶泥做的壺煮水被認為最合適。用鋼鍋,鋁鍋這些金屬的東西來煮水沖茶就要差一些。
三是燒水的方法就更有講究,首選燒木炭的紅泥小火爐,式樣很好看。小火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guān),很方便調(diào)節(jié)火力。其次才是現(xiàn)在流行的電熱隨手泡,水燒開的程度,要求初沸(剛冒魚眼泡),稱為活水,燒久了稱為死水,初沸的水離開火源后要稍等1-2秒沖泡,太快的話就說用水急了,茶不好喝。
四是選茶盞,蓋碗最常用,偶爾也用紫砂壺,偶爾偶爾還用飄逸杯。
蓋碗沖泡有利于提高沖泡溫度,提高茶葉的香氣,比較適宜于沖泡武夷巖茶,其好處是:
1、形狀開放。不會限制葉片在沖泡過程中的舒展。
2、材質(zhì)是瓷,不會影響巖茶細微表現(xiàn)。
3、沖泡上可悶可放,不會有壺泡帶來的悶氣或蒸煮的感覺。
4、時間控制有優(yōu)勢。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溫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隨心所欲。
6、甚至可以隨心的翻動和擠壓茶底。同樣造成口感的差異。
7、用蓋碗泡茶容易聞蓋香,這也是喝武夷巖茶最享受的一刻。還觀察容易。茶色,湯色,葉底、方便清理等等。
以上這些,大概也是武夷山人喜歡用蓋碗泡茶的原因。
五是開始沖泡,注入水的急緩(快慢),水柱的高低,粗細都有講究,有人喜歡懸壺高沖,有人喜歡細水輕潤,追求一條瀟灑的水線,讓茶的生命在流水間彰顯。不分優(yōu)劣,各成風格。
六是浸泡多久,這也是所以程序中最關(guān)鍵的,每一泡浸泡的時間都不同,不同的茶又不同,根據(jù)當時喝茶的人的感覺不同又不同,有時茶客會情不自禁的指揮泡茶人:快出水了,坐杯久了。或者說,出水太快了嗎,還沒出味呢。
七是品茶,用什么杯子?這個學問可大了。茶杯的選擇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zhì)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講到“啜”茶,什么是“啜”茶呢?一個口四個又,望文生義,就是一口茶要在口里反復(fù)“又又又又”多次之后才喝下去,會發(fā)出很響的唏噓之聲,為的是讓茶更能出味。這與葡萄酒的品飲雖然口型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初學啜茶要小口慢啜,不要太快太用力以免被嗆到。武夷山人經(jīng)常以啜茶方式飲茶成為下意識的習慣,有時在宴會上喝湯也情不自禁“啜”起來,你千萬不要怪人家不雅觀,是喝茶已經(jīng)成為習慣了。
八是論茶,品茶必論茶,邊品邊說關(guān)于當下之茶品,論香,論水,論回甘,論山,論樹,論感覺……
論香-蘭花香,玉蘭花香,水蜜桃香,杏仁香,粽葉香,奶油香,還有雪梨香的甚至竹葉香……
論水-不是論泡茶的水而是論水泡出來的茶湯,有說水厚水薄的,有說水柔水硬的,還有說水有粘稠感的,有說象米湯的,象蜂蜜的……
論茶氣-這個茶氣是什么?真的難表達。
谷歌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有茶人說:“茶氣對大多數(shù)品茗者來說,還是非常含糊的。如有人說“這道茶的氣很強”,大致上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強;二是指茶湯很濃;三是指茶葉所舍的成分很足,茶湯的口感很釅;四是指茶葉中成分很重,茶湯苦、澀味很強:五是,只有極少數(shù)品茗者,由于體認茶氣的氣感,而正確指出了茶氣很強。”有經(jīng)驗的品茗者,對茶氣是特別敏感的,當茶湯飲進口中,就已經(jīng)能分辯出茶氣的強弱,氣強者對口腔會形成一種“勁道”的感受。
武夷巖茶"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不準確地形容茶氣就是品茶人品茶時口腔味覺所受到刺激的強烈程度,對于武夷巖茶應(yīng)該包括香,辛,苦,澀,甘,久(回味持久,耐泡),其中充滿了辯證法:不香不好太香(膩)也不好,飄逸的香不好沉著的香才好,不辛辣(味。┎缓锰晾币膊缓茫m度的辛辣感是巖茶的特征之一。關(guān)于苦,有微苦而且易散開的好,不易散開的苦就不好了,關(guān)于澀,有微澀而化的快的好,太澀或者化的慢的不好,一點都不澀的茶在武夷山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是正巖的外山茶,關(guān)于甘,當然是回甘,入口就甜不好,先苦澀后甘甜,慢慢來的才好,歷史上稱為:晚甘侯。關(guān)于久,一是回甘回味持久,喝完茶上車開出10公里還在回甘,俗稱十里回甘,那定是茶氣十足了。二是耐泡,十泡有余香,也有泡18泡還在喝的,戲稱經(jīng)久耐泡。
總之,茶氣強的茶就是味覺豐富、強烈又持久。以上關(guān)于茶氣的閑話也許也是對巖韻的部份理解吧。
論山—就是論山場,茶樹長在不同的土壤品質(zhì)味道不同,陸羽茶經(jīng)說:“上品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武夷山人善于從品茶中喝出所泡之茶葉,是生長在武夷鎮(zhèn)還是星村鎮(zhèn)?或者是生長在什么山澗什么坑什么窠里的,聽起來很神奇,但是這功夫沒有良好的味覺和千錘百煉是做不到的。
論樹—最難的是認品種,其二是認樹齡,喝茶要喝出茶樹是什么品種,樹齡有多少歲?這個很難,因為武夷山的茶樹品種(包括名叢)有幾百種,不過也有規(guī)律,不同的茶樹香不同,葉子也有細微的差別,認真看還是能區(qū)別的,還有老樹有樅味,新樹沒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論感覺—不同的人對茶的感覺是有很大差別的,就像吃菜一樣咸淡酸辣反應(yīng)不一樣,比較夸張的感覺有:喝了老叢水仙會打嗝;喝了肉桂會打通血脈,氣貫頭頂;有人連續(xù)喝三至五泡茶說把人喝開了,大概是精神爽,身輕松的意思,無法形容準確的含義,只能意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