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究竟分茶是何意呢?以日本漢學研究京都學派領袖之一的青木正兒先生為代表的提出分茶的原意是在大型容器里點茶之后再分盛到小碗里飲用。著名語言學家、辭書學家蔣禮鴻(1916~1995)先生等人則認為分茶指用沸水(湯)沖(注)茶,使茶乳幻變成圖形或字跡。筆者更傾向于后一種說法,因分茶的魅力所在是有別于一般的茶藝,能使茶湯中顯現(xiàn)出文字和圖像。當然,在點茶法未出現(xiàn)以前的分茶是很難在茶湯中顯現(xiàn)出文字和圖像的。
分茶成功與否與茶湯的泡沫有很大關系。梅堯臣《以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銀瓶煎湯銀梗打,粟粒鋪面人驚嗟!闭f的是使用銀質(zhì)湯瓶煎湯,使用銀質(zhì)的梗棒擊攪,使得茶湯的表面形成小米粒般的泡沫。
北宋前期的史料表明當時使用著匙箸等工具擊攪茶湯。蔡襄在《茶錄》中就介紹了茶匙:“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者輕,建茶不取!痹谒未ú璧臍v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丁謂則在《煎茶》詩中寫道:“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花隨僧箸破,云逐客甌圓。”即與陸羽一樣,使用竹策——筷子攪拌茶湯!爸癫呋蛞蕴伊芽緸橹,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钡搅吮彼文┢冢梵诋愜娡黄,不僅《大觀茶論》作了詳細記載,還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詩文里,南宋的《茶具圖贊》甚至把它作為典型的攪拌工具加以收錄,名之曰“竹副帥”。
元代詩人謝宗可贊美茶筅的作品【茶 筅】:“萬縷引風歸蟹眼,半瓶飛雪起龍芽。香凝翠發(fā)云生腳,濕滿蒼髯浪卷花!鄙鷦拥孛鑼懥酥耋趽舴鞑铚纬傻木跋。
如何在茶湯中作出圖案?要使茶的湯花在轉瞬即滅的剎那,顯示出瑰麗多變的景象,需要很高的技藝。據(jù)《問俗》記載,"分茶"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攪",因能與湯面直接接觸,較易掌握;另一種是直接"注"出湯花來,很難掌握。此法被陶谷稱為"茶匠通神之藝也"。其法是以單手提壺,將沸水由上而下注入放好茶末的盞中,使盞內(nèi)立即形成變化多端的景象。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一詩中,詳細描繪了觀"分茶"的情景。這位顯上人"分茶",不但能使茶湯中出現(xiàn)種種奇異物象,還可使茶湯中出現(xiàn)氣勢磅礴的文字,令人驚嘆。陶谷在《清異錄》中,還記有精通"分茶"的佛門弟子福全,每點茶一碗,吟詩一句,同時點成四碗,即吟成一首絕句,頗為時人稱道。筆者通過實踐感到,原料、工具、茶水比、動作技巧等都是能否成功的關鍵。經(jīng)多年探討與實踐初步摸清了茶湯形成文字和圖案的規(guī)律和點茶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