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盡的禪茶文化,游不厭的武夷勝景,訴不盡的悠悠山水紅茶情,脫離繁華世俗,在自然萬物、山水密林間探尋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密語,追求平靜心靈的更高層次,武夷山在其靈水奇山與濃厚的茶文化交融中不斷升華演變,山水茶完美融合,成為武夷山別具一格的亮點。
“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詩和茶成了古往今來眾多文人騷客最浪漫的兩個元素,在城市生活快節(jié)奏的今天,有茶有詩,覽一片山水勝景,與喧囂之外,聆聽禪意,釋然放松,這樣的情節(jié)環(huán)境唯大自然造就的世界雙遺產(chǎn)地武夷山能夠為您呈現(xiàn)。
道不盡的禪茶文化,游不厭的武夷勝景,訴不盡的悠悠山水紅茶情,脫離繁華世俗,在自然萬物、山水密林間探尋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密語,追求平靜心靈的更高層次,武夷山在其靈水奇山與濃厚的茶文化交融中不斷升華演變,山水茶完美融合,成為武夷山別具一格的亮點。
茶地攜拾 天心永樂禪寺仰俯皆是禪茶文化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儒、佛、道三教同山的文化、秀甲東南的碧水丹山以及馥郁甘醇的巖茶共同繪就了綿延百里的武夷畫卷。而天心永樂禪寺是這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中的一處佛光普照、禪茶飄香的人間凈土。
天心永樂禪寺位居武夷山景區(qū)方圓百里的中心位置,坐擁“五象朝圣”、“千葉蓮心”之勝,還是茶中之王“大紅袍”的祖庭、中國烏龍茶和工夫茶的發(fā)源地、臺灣洞頂烏龍茶的故鄉(xiāng)。天心永樂禪寺自古高僧輩出,名賢薈萃,禪風和悅,茶韻幽遠,堪稱“茶禪一味”的典范。
“始知九曲外,又有南山南。森邃更險豁,深篁倚煙嵐!碧煨挠罉范U寺的一草一木,一臺一柱,無不讓人感到佛門的清凈與悠然。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正”字上,道家文化體現(xiàn)在一個“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個“和”字上,作為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則集中在一個“雅”字上。儒家的正氣、道家的清氣、佛家的和氣與茶家的雅氣,共同譜寫了以“正、清、和、雅”為核心理念的武夷山禪茶文化。名山古寺交互輝映,高僧禪茶相得益彰。若想深入了解武夷禪茶文化,天心永樂禪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聞香思源 武夷山禪茶文化歷史悠久名不虛傳
隋唐以來,寺院的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與,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jīng)濟。天心永樂禪寺偏居山隅,周邊崖懸壑深,終年云霧繚繞,種植茶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僧人們在這里結(jié)草為庵的同時就開始廣泛種植茶葉,從此,“茶佛一家”在這里找到了最真實的寫照,“茶禪一味”在這里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但在那個時候,人們定然沒有料到,僧人種茶養(yǎng)生竟成為武夷茶名揚天下的發(fā)端。說起武夷山禪茶文化,唐末、五代初始的扣冰古佛起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在那個盛世行將就木的時候,古佛悟出了“茶禪一味”之道,最先提出了“吃茶去”之說法。
928年,閩王把八十五歲的古佛延請到福州,拜以國師。《五燈會元》記載:“閩王躬迎入城,館於府沼之水亭。方啜茶,提起槖子曰:‘大王會么?’王曰:‘不會!瘞熢唬骸送醴ㄍ醺髯哉樟恕!币馑际钦f閩王招待古佛時,古佛提起茶橐子問閩王說:“大王會茶道嗎?”,閩王說:“不會”。古佛說:“人王和法王真是生活在不同的境界啊!碑敃r世風日下,處處物欲橫流,在古佛眼里,茶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種飲品,而是衡量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和價值取向的尺度,這恬淡的言語也是古佛“我為法王,于法自在”(《法華經(jīng)•譬喻品》)的自性流露。閩王極度崇佛,對國師言聽計從,所以從此就倡導“吃茶”之道,以凈化人心。
古佛一生氳氤在武夷茶的沉香中,正是武夷山武夷茶塑造了他超脫的心境,才能在那個紛亂的時代,提出“茶禪一味” “吃茶去”千古流傳的思想。
扣冰古佛的“吃茶”之道從此代代相傳。時至今日,海峽兩岸大德高僧相聚千年名山,以茶會友,重新體會先賢的偉大思想。臺灣傳孝法師說,天地非常公平,上天賜給武夷山上好的大紅袍茶,茶最精華的就是禪,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就是禪茶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