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男人茶
|
發(fā)布日期:[09-07-16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業(yè)公司] | |
|
鳳凰單叢的采摘要求,也較一般烏龍為晚,要求較高的成熟度,芽梢要停止生長之后才采。老叢水仙焙足之后,可多年存放,愈增醇厚,其老成之美,大入圣道。
武夷名叢的另外幾種,水金龜如山野逸人,巖骨清絕;白雞冠則吐氣如蘭,日暮修竹;鐵羅漢曾被南社詩人胡樸安認定為“功夫茶之最上者”,風靡清末民初的嶺南,不知為何,近年來此茶幾乎已經(jīng)失傳。
不同的茶品,不同的泡法,不同的泡次,在茶人的味蕾中變化歷歷分明:何謂“三香、五味”;何謂“巖韻”、“觀音韻”;何以“活”者才是茶之極品;何以一茶能容百種香,乃至潮安一個鳳凰水仙采用優(yōu)異單株制成的鳳凰單叢株系,僅以香氣命名的就有八十余個品系,每個單叢都有自己的“山韻蜜味”……這里主要比拼的,是舌底蓮花功,“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矣”,說不清,道不明,有了這樣豐富、細膩、個性多變?nèi)欢窍喔呷A的品質(zhì),烏龍茶方才不愧不虧為男人茶。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一生倜儻好貨、尤重口腹之欲、已經(jīng)71歲的隨園老人袁枚,一路游山玩水抵達武夷,似乎才第一次見識到嶺南的功夫茶:“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兩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弊蠲罱^的,還有相形之下,來自江南的袁枚對江浙“家茶”的自慚形穢:“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味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袁枚這里的一見傾心驚艷不已,倒不全是物以稀為貴的納罕——而是源于他喝到了正確的功夫泡法。此前他一度嫌棄武夷茶“濃苦如飲藥”的,估計那時他在按江南綠茶的慣用飲法品泡烏龍?
當下盛行的功夫茶泡法,武夷、安溪、潮汕、臺灣四種實則大同小異,不僅約定俗成,所用語法也是類似的斯文。例如燙壺淋盞(孟臣沐霖)、“內(nèi)外夾攻”、一洗風塵(春風拂面)、高沖低斟(高山流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澄清濾歹……端端正正,一本正經(jīng),頗有孔老夫子“割不正不食”的較真盡頭。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感嘆金陵菜傭酒保猶有六朝煙水氣,這話在盛行功夫茶的嶺南的確用得上:多少掌故書已經(jīng)告訴我們,此地的車夫、小販乃至饑不果腹的乞丐,偏生都不肯放下這功夫茶。這是源自內(nèi)心的固執(zhí)與守候。
人生之道,經(jīng)常要靠個體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安自足,去顯示其莊嚴意義。凡有愛物之情者,人性必趨沖淡,心地隨入澄清,在“功夫茶為最”的廣東潮汕,形容茶之好處,常稱“有肉”、“有物”——把個清平液體,咂裹得如此活色生香、可觸可摸,可見喝到忘情而投入。
因此,這功夫茶中,同時包蘊的,不止茶人的素養(yǎng)、茶藝的造詣、沖泡的空閑時間,更有品飲時候期待的心境:“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zhàn)轟飲者得其風味!
—— 作者:秦燕春 來源:文匯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