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史話---鞏 志 徐茂興
|
發(fā)布日期:[13-11-11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業(yè)公司] | |
|
一篇茶文,道出武夷茶的真諦建茶如何揚名于漢朝,從宋朝文學家蘇東坡的《葉嘉傳》得識端俔。其《傳》說:“葉嘉,閩人也,其先處上谷,曾祖茂先,養(yǎng)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悅之,遂家焉”。記述了武夷茶是產(chǎn)自福建武夷山的名茶。以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武夷茶的始祖,“茂先”(即榮盛之前的植株)生長于武夷巖壑之山谷,“茂先葬于壑源,子孫繁盛為壑源民”!懊取焙髞戆l(fā)展成為朝野聞名的北苑龍鳳貢茶之一“壑源茶”。說明武夷之茶在漢朝初期,已經(jīng)嶄露頭角。武夷茶在它成名之前有不凡的抱負!拔嶂补ΨN德,不為時采,然遺香后世,吾子孫必盛于中土,當飲其惠矣:吾當為天下莫武之精。一槍一旗,豈吾事哉”。這就是建茶的不凡氣魄。蒙山茶是最早的貢茶之一。入貢漢宮,深受漢武帝及其皇族的嘗識。又在《葉嘉傳》里獲知建茶之名,這就給武夷茶得以成名之契機。武夷茶憑借閩籍京官向漢帝宣揚了“葉嘉”的品格,也就是建茶的品質特征,武夷茶得以引薦入貢的機會。漢武帝接受建州貢品武夷茶,當即進行“斗試”茶品。描述了“葉嘉”入宮屢經(jīng)考驗而氣節(jié)彌高的細節(jié),頗具傳奇色彩,讀來盎然有趣,“不見其面,已聞其聲”,聽來令人拍案驚奇。 “(漢帝)遂以言恐(葉)嘉曰:‘砧斧在前,鼎鑊在后,臠以煮子,子視之如何?’(煮茶的方法)(葉)嘉勃然吐氣曰:‘臣山藪猥士,幸惟陛下采擇至此。寫出可以利主,‘雖粉身碎骨,臣不辭也’,上笑。團餅貢茶面臨煮茶過程的擬人化描寫,使葉嘉從容不迫,沉著自如的瀟灑風度。也即“真金不怕火煉,名茶不怕烹煮”,體現(xiàn)了閩茶的特有的茶質韻味。茶葉的苦澀味,不是人人都可接受,經(jīng)過一段品嘗過程。建茶得漢帝寵幸,漢宮高官顯宦多有見妒。“葉嘉傳”的妙文令人忍俊不禁了。
“上(指漢帝)乃敇御便歐陽高,金紫光祿大夫鄭當時,甘泉侯陳平三人與之同事(陪飲)。歐陽嫉嘉初進有寵,曰:‘吾屬且為下矣’計欲傾之(倒掉不喝)”。 “會(不久)天子御延英殿,促招四人,歐陽(高)熱中而已,(鄭)當時以足擊嘉,而(陳)平亦口浸凌(咬葉)之,(葉)嘉見悔,為之起立,顏色不變。歐陽悔曰‘陛下以葉嘉見托(賜茶)吾輩亦不可忽之也’。因而見帝,陽稱嘉美。憐嘉,視之顏色久之曰:“葉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氣飄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于是封嘉為鉅合侯,位尚書(漢朝官職)。曰:‘尚書聯(lián)喉舌之任也”。由是,閩茶開始為漢帝嘗識寵愛日加,朝廷宴客,便以茶代酒會宴。武夷茶開始揚名于漢宮了。值得一提的是,蘇軾借《葉嘉傳》之文,批評了漢朝忽視鹽、鐵、茶官營專賣之過錯。借葉嘉之口向漢帝獻策曰:“為進三策,其一曰榷天下之利,山海之資,一切籍于縣官,行之,一年財用豐瞻。”最后在結束語里自解自答地寫道:“至于山林川澤之利,一切與民。(葉)嘉為策以榷之,雖救一時之急,非先生之舉也。君子譏之。或云,管山海之利,始于鹽鐵臣孔僅、桑弘羊之謀也。(葉)嘉之策未行于時,至唐(朝),趙贊始舉而用之。也就是說,在漢朝僅有鹽鐵酒的官營專賣,但為反對派所極力阻撓,更談不上茶葉專賣之策了。迄至唐朝中期以后,才特置鹽鐵使,后才陸續(xù)置有提舉常平茶鹽公事的官。因此,唐宋之時,茶葉才被列為“山海之利”。的一項政策。《葉嘉傳》敘述了武夷茶的成名,貶謫和復出的曲折過程后,作者以“贊曰”的形式,譜寫了一大段極富抒情色彩的片斷,為“葉嘉”(武夷茶)揚名。“今葉氏(茶葉)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唯樂山居。氏于閩中者,蓋嘉之苗裔也。天下葉氏雖伙,然風味德馨為世所貴,皆不及閩。閩之居者又多,而壑源之為用(壑源:建茶之著名產(chǎn)茶地在今福建建甌市)。葉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徹侯位八座(指名茶),可謂榮矣?傊瑥摹度~嘉傳》里,有足夠論據(jù),足以論證:建茶(包含武夷茶)早在西漢初年就已具盛名,不虛“閩中茶品天下高”之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