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身世大揭秘
如果按“縣長命名說”,雖然有“大紅袍,民國三十二年,吳石仙題”的摩崖石刻,從而有人推測“大紅袍”得名于1943年,但《武夷山茶與風景》一書出版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書中卻清楚地交代大紅袍“成名雖然出于品質(zhì)的優(yōu)良,但大半還是宣傳的功效!奔偈勾蠹t袍得名于1943年,但在命名不到一年,又值戰(zhàn)亂年代,顯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宣傳功效。而且,在成書于1921年的《蔣叔南游記》(蔣希召著)第一集《武夷山游記》中寫道:“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數(shù)兩耳!笨梢,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紅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間,著名學者鄭光祖撰寫的百科全書《一斑祿·雜述》(1839年)卷四里說:“……若閩地產(chǎn)‘紅袍’建旗,五十年來盛行于世”!敖ā,即指建寧府(武夷山當時隸屬建寧府);“旗”,指的是茶(古代新采茶芽狀似旗、槍,古人常以“旗”、“槍”指代茶葉),按照“五十年來盛行于世”推算,“大紅袍”在清初就已經(jīng)名揚天下了。這段文字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清朝“大紅袍”文字記載的空白,把“大紅袍”有據(jù)可考的歷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經(jīng)過茶葉科學部門檢測,現(xiàn)存母樹大紅袍的樹齡在360年以上。360年前,正是明末清初,F(xiàn)在“大紅袍”母樹僅剩一處,不排除天游、北斗等他處的已故“大紅袍”母樹的樹齡超過360年的可能。如果這個推斷成立,那“大紅袍”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明代。
近年來,隨著“大紅袍祖庭”——天心永樂禪寺佛教文化和寺院歷史的深入挖掘,為“狀元報恩說”、“大紅袍”始于明代增添了諸多佐證。1991年,天心永樂禪寺大雄寶殿重建時,工地挖出兩個明代的圣旨碑、一對石龍和三尊石雕佛像。從中可以斷定天心永樂禪寺受明代朝廷敕封。那么,天心永樂禪寺為什么受封呢?
《明史·胡瀠傳》記載: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五年,遣瀠頒御制諸書,并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xiāng)邑,隱察建文帝安在。瀠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還。所至,亦間以民隱聞。母喪乞歸,不許,擢禮部左侍郎。十七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于宣府。帝已就寢,聞瀠至,急起召入。瀠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瀠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nèi)臣鄭和數(shù)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這段文字說的是:明成祖奪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有人說建文帝流落海外了,有人說建文帝出家當了和尚。為了趕盡殺絕,免除后患,明成祖派禮部官員胡瀠(1375—1463)與宦官鄭和分別以尋訪張邋遢(張三豐) 與“下西洋”為幌子,在國內(nèi)與海外排查建文帝的下落。同時,文中“遣瀠頒御制諸書”之句,其實是指明成祖為了掩人耳目,收買人心,懺悔惡業(yè),廣泛“頒御制諸書”敕封寺院宮觀。受封的寺院宮觀大都冠以“永樂”字號,至今在全國許多省市仍有許多以“永樂”年號命名的寺院。天心永樂禪寺于此際受敕封,自在情理之中。
上文雖然只交代了胡瀠“十七年(公元1419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并沒有明確說明他來過武夷山。但在《武夷山志》(清·董天工著)專門記載來過武夷山的歷代名賢的篇章《名賢下·遺補》中有“胡瀠,字源潔,武進人,明建文庚辰進士,官禮部尚書”的記載。說明胡瀠確實來過武夷山。《武夷山志》還收錄了他的《題畫武夷圖》、《望武夷,因文公精舍在此,不勝感慨》詩兩首。此外,在佛教古籍《瑞巖實錄·詩偈》(清釋元賢著)中有胡源潔的《夜宿天心》詩:
云浮山際掩禪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徑不寒林影下,紅袍味里夜可無?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胡瀠夜宿天心寺,徹夜品飲“大紅袍”的情形。可見在當時,尚在明初的時候,天心寺的茶就已經(jīng)冠上了“大紅袍”之名。這些事實與“狀元報恩說”幾乎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