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年底,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zhàn)訪問福建時侯,與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談海峽兩岸農(nóng)業(yè)合作,說福建的茶葉發(fā)展前景很好,兩岸可以在這方面攜手一起賺外國人的錢。其間還特別提到武夷巖茶,這是有出處的。
連戰(zhàn)的爺爺連橫(1878~1936),字雅堂,臺灣臺南人。少好讀書,稍長即搜集臺灣人民反割斗爭史料,富有愛國思想。民國初,入清史館,后返臺潛心著書,致力研究臺灣史。撰有《臺灣通史》、《臺灣語典》、《臺灣考釋》、《大陸詩草》。他一生嗜茶,對武夷巖茶頗有研究,在《雅堂先生文集》中記道:“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書中還悉述武夷茶品,“武夷之茗,厥種數(shù)十,各以巖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者亦五、六金!币舱劦桨蚕琛鞍蚕柙昏F觀音,亦稱上品,然性較寒冷,不可常飲。若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笨梢娺B橫的茶道造詣。而且連橫還精通善別茶具,對紫砂壺、品茗杯、品茶用水極有精到。他說:“一杯為品,二杯為飲,三杯止渴。若玉川(盧仝)之七碗風(fēng)生,真莽夫也。余性嗜茶而遠酒,以茶可養(yǎng)神而酒能亂性。飯后唾余,非此不恰,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換茶星之概!
其實,不但臺灣人喝武夷茶,就連臺灣茶最早也是從武夷山傳去的。有史料可查的是1810年,即清嘉慶十五年,有福建人柯朝氏以武夷茶種播種于臺北縣磔魚坑地區(qū)(現(xiàn)臺北縣瑞芳鎮(zhèn)),當(dāng)?shù)赜胁韪瑁骸翱鲁瘞Р鑱砼_灣,昔時種茶頭一番,滬尾地區(qū)種滿滿,對面文山才再傳!边@就是現(xiàn)今凍頂烏龍茶的由來。所以,武夷山作為烏龍茶的發(fā)源地,于雍正年間傳到安溪,于嘉慶年間傳到臺灣,在抗日戰(zhàn)爭之前行銷英美俄,及東南亞,以至于許多品茶有道的人,非武夷茶不飲。
作為連橫的后代,受家傳的影響,不忘桑梓,提出兩岸可在茶產(chǎn)業(yè)方面合作也是情理之中的話題。隨著大陸與臺灣不斷在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連戰(zhàn)先生所提議愿景的實現(xiàn)亦是指日可待的。
連戰(zhàn)的爺爺連橫(1878~1936),字雅堂,臺灣臺南人。少好讀書,稍長即搜集臺灣人民反割斗爭史料,富有愛國思想。民國初,入清史館,后返臺潛心著書,致力研究臺灣史。撰有《臺灣通史》、《臺灣語典》、《臺灣考釋》、《大陸詩草》。他一生嗜茶,對武夷巖茶頗有研究,在《雅堂先生文集》中記道:“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書中還悉述武夷茶品,“武夷之茗,厥種數(shù)十,各以巖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者亦五、六金!币舱劦桨蚕琛鞍蚕柙昏F觀音,亦稱上品,然性較寒冷,不可常飲。若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笨梢娺B橫的茶道造詣。而且連橫還精通善別茶具,對紫砂壺、品茗杯、品茶用水極有精到。他說:“一杯為品,二杯為飲,三杯止渴。若玉川(盧仝)之七碗風(fēng)生,真莽夫也。余性嗜茶而遠酒,以茶可養(yǎng)神而酒能亂性。飯后唾余,非此不恰,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換茶星之概!
其實,不但臺灣人喝武夷茶,就連臺灣茶最早也是從武夷山傳去的。有史料可查的是1810年,即清嘉慶十五年,有福建人柯朝氏以武夷茶種播種于臺北縣磔魚坑地區(qū)(現(xiàn)臺北縣瑞芳鎮(zhèn)),當(dāng)?shù)赜胁韪瑁骸翱鲁瘞Р鑱砼_灣,昔時種茶頭一番,滬尾地區(qū)種滿滿,對面文山才再傳!边@就是現(xiàn)今凍頂烏龍茶的由來。所以,武夷山作為烏龍茶的發(fā)源地,于雍正年間傳到安溪,于嘉慶年間傳到臺灣,在抗日戰(zhàn)爭之前行銷英美俄,及東南亞,以至于許多品茶有道的人,非武夷茶不飲。
作為連橫的后代,受家傳的影響,不忘桑梓,提出兩岸可在茶產(chǎn)業(yè)方面合作也是情理之中的話題。隨著大陸與臺灣不斷在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連戰(zhàn)先生所提議愿景的實現(xiàn)亦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