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長泉
--------------------------------------------------------------------------------
貫休(832-912),俗姓張,字德隱,婺州蘭豁(今浙江蘭溪)人,七歲出家,過目成誦,日誦《法華經(jīng)》1000字,倒背如流。貫休又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唐景福(892)間,貫休云游杭州,吳越國君錢鏐慕名拜見,并索要詩篇。貫休賦詩《獻錢尚父》一首,里面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之句,因為當時錢鏐有統(tǒng)治天下的野心,要求他把“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說:“州亦難添,詩亦難改。閑云野鶴,何天不可飛耶!”拂袖而去,從此云游天下。
900年前后,貫休三次送友人入閩,在山心庵(今天心永樂禪寺)掛單時偶遇扣冰古佛,二人十分投緣,徹夜煮茶論禪。他以詩《懷武夷山僧》來記載這一段茶禪之緣。詩曰:
萬疊仙山里,無緣見有緣。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禪。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這首詩盛贊了古佛“群物侍伴,雙虎同禪”的法喜禪悅,其中“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之句則是描述了山心庵周邊遍植老樅茶樹的殊勝景象。“乳”即指武夷茶“石乳”,這在他《懷武夷紅石子》中也有寫到: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詩中的“爐中姹姹嬌”是煮茶的場景;“乳香諸洞滴”,明確地交代了當時武夷山已經(jīng)普遍種植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