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樹大紅袍作為武夷山著名的景點,位于武夷山景區(qū)九龍窠,是游客來到武夷山必到的地方。多年來,由于缺乏茶葉方面的知識,一些導游又沒有講解到位,造成了許多游客參觀母樹大紅袍之后,多少有點“趁興而去,敗興而歸”的遺憾。事實上,六株母樹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典型代表,正確看待它們,不僅能領略到武夷巖茶的獨特魅力,而且還能加深對武夷山茶文化的理解。
那么,如何正確看待母樹大紅袍呢?
一看生長環(huán)境。所謂巖茶,就是生長在武夷山景區(qū)方圓七八十公里范圍內,種植在紅色沙粒巖地貌中,采摘之后,以烏龍茶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的武夷茶。也就是說,離開了武夷山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武夷茶就不具備成為巖茶的資格了。母樹大紅袍生長在九龍窠,位于武夷山最核心部位,這里地理環(huán)境得天獨厚,非常適合茶葉生長。首先,小氣候特點明顯,光、熱、水、肥資源豐富,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其次,此處土壤介于爛石和礫壤之間,富含有機物質,是典型的紅色沙礫巖地貌,對茶葉形成巖韻有很大幫助;再次,這里的漫射光條件非常好,茶葉在漫射光中形成大量的氨基酸,沖泡飲之,既清且甘,回味無窮。可以這么說,武夷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武夷巖茶卓越的品質。
二看品種名叢。武夷山有中國茶樹品種王國美譽,有性繁殖的中小葉奇種資源相當豐富。大紅袍的六株母樹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擁有優(yōu)秀的基因,具備防病耐旱、免疫力強、馥郁芬芳、品味醇正等特點。與母樹大紅袍一樣,武夷山的眾多名叢奇種也具備這種基因上的優(yōu)勢。千百年來,武夷茶之所以能夠風靡于世、屹立不倒,不斷推陳出新,滿足人們的口感需求,正是這種優(yōu)秀基因在起作用的結果。
三看栽培管理。母樹大紅袍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以凹巖寄植法栽培管理,從全國各地看,這種方法非常罕見。武夷茶品質優(yōu)異,但產量不高,加之茶山載土不多,為防止水土流失,茶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凹巖寄植法,也叫盆栽式。他們從數(shù)里外的地方客土,將土壤擔上茶山,在懸崖砌起石岸,將土壤壘筑起來,種上茶樹,使得茶樹生長在花草樹木之間,用這種方法種出來的茶青品質上乘,為武夷巖茶的進一步深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看制作技藝。作為武夷巖茶的典型代表,大紅袍采用的手工制作技藝可謂巧奪天工、別具一格。事實上,武夷巖茶手工制作技藝早在2006年就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技藝工序繁復,做法講究,在做青的基礎上發(fā)明了搖青,在發(fā)酵的原理上采用了半發(fā)酵,既炒又焙,炒焙兼施展,是茶葉制作工藝的集大成者。對此,著名茶人陳椽先生曾說:“武夷巖茶,創(chuàng)制技術獨一無二,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勞動人民雄視世界!
五看巖骨花香。母樹大紅袍目前已經(jīng)停采留養(yǎng),即便在過去,其每年產量也僅為7兩而已,因此被視為國寶。特殊的栽培管理加上獨特的制作工藝,使得母樹大紅袍成為巖骨花香的代表,喝上一口,“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去”之感便從心底油然升起!武夷巖茶的第一要素是“骨”,概而言之,即巖韻,巖韻是巖茶內含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武夷巖茶講究巖骨花香,不是不要茶的香氣,而是在香氣之上首重滋味,因為茶湯中的營養(yǎng)物質才是人們首先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