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間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發(fā)布日期:2012-07-12 11:12:02 訪問次數:2542
【點睛】巖茶“大紅袍”在如今已宛然成為了一個神話。除了天心永樂禪寺方丈救助趕考書生的民間傳說,現代故事也奇異雜陳:比如毛澤東送茶給尼克松,比如解放初期解放軍戰(zhàn)士為茶樹站崗……在武夷山,你可以聽到關于“大紅袍”的無數個傳說,尋訪巖茶之源的旅程似乎也因此多了幾分“仙氣”。
縱觀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沒有哪個地域如福建這樣,擁有這么豐富而多樣的茶品種。就那么幾片綠色的茶葉,被福建的能工巧匠們加工出了那么多樣的茶來。當我自己第一次站在武夷山市的三姑街上、看見街邊鱗次櫛比的茶店的時候,不禁有種暈眩的感覺。找茶、找好茶,該從哪里開始?幸運的是,我一頭扎進了天心永樂禪寺。
史料記載,那著名的“大紅袍”原來就是天心永樂禪寺的廟產,1949 年之后被國家收回,成為了國家的財產。于是我的巖茶探訪之路就從天心永樂禪寺開始。天心永樂禪寺建于唐朝德宗貞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 多年的歷史,建寺之初寺名叫“山心永樂庵”。佛家建寺尋址大多都選擇在名山大川中特別幽靜之處,天心永樂禪寺也是如此。初叫“山心”,就是因為寺廟所在之處是武夷山核心區(qū)域。
中國文學史上許多大家都在詩文中寫過武夷茶,例如大詩人袁枚就寫了《品茶》一文,贊武夷茶及茶藝,文章寫完又感覺意猶未盡,再寫一首《試茗》長詩,詩中寫道:“云此茶種石縫生,金蕾珠蘗殊其名。雨淋日炙俱不到,幾莖仙草含虛清?!?這首詩準確描述了武夷巖茶的生長環(huán)境是“石縫生”,太陽曬不著雨也淋不著,而且都是獨特的茗樅。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幾乎峰峰有寺,巖巖皆茶。天心永樂禪寺獨特的禪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說中被譽為武夷巖茶四大茗樅中的“大紅袍”和“水金龜”都源自于天心永樂禪寺。生長在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大紅袍”以嫩葉呈紫紅色而出名,為什么叫“大紅袍”?說法很多。
一說與明朝大將胡瀠有關: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 年),大將胡瀠奉明成祖之命抵達武夷山,借尋訪張三豐之名尋找建文帝的蹤跡,而在天心寺,胡瀠被寺里的茶香所吸引,住留了一個多月,回京后將天心禪茶進貢皇上。品了天心禪茶后,明成祖十分欣喜,于是正式詔封天心禪茶為“大紅袍”,同時敕封天心寺為“天心永樂禪寺”。
從此,茶由寺出,寺以茶榮。傳說其二說的是在洪武十八年(1385 年),一個叫丁顯的舉子由閩江上溯進京趕考,在路上中暑,到天心寺休息,天心寺僧人見他被風寒侵襲,就將禪茶熬了一大碗給丁舉子喝下去,以茶入藥丁舉子發(fā)了一身大汗就痊愈了。他離開天心寺北上時發(fā)愿如果能夠高中一定回來答謝天心寺,結果他真的考中了狀元。為報佛恩,丁狀元以紅袍披在了那幾棵茶樹上,于是才有了“大紅袍”的名字。
于是在這個夏天,我?guī)е环N從來沒有過的心情,開始了尋訪天心永樂禪寺的旅程。從第一個山門一步一步朝九龍窠的深處走去,一路上隨時有“石縫中”的茶樹投入眼簾,有時是一片一片的山坡,有時是一條一條的茶壟,但是大多是一兩棵的茶樹,或在石窩里,或在巖峰上。從近處去看茶樹下面的土壤,才會真正理解什么叫“爛石”,才會明白為什么武夷巖茶有巖韻的說法。多少年的風吹雨淋,紅褐色的巖壁上不斷剝落下來碎石,這些碎石又逐漸化為粗糙的土壤,正是這樣獨特的土壤才養(yǎng)成了武夷巖茶的獨特韻味。
武夷巖茶有“正巖”、“半巖”和“洲茶”的區(qū)別。所謂“正巖”,應該是產自武夷山中心區(qū)域“三坑兩澗”的茶,“三坑兩澗”是指倒水坑、牛欄坑、惠苑坑以及流香澗和悟源澗,在這些地方的茶園土壤都是“爛石”,由這樣的爛石養(yǎng)出來的茶叫“正巖茶”;而所謂“半巖茶”是指整個武夷山區(qū)域內同樣土質里生長的茶,它有部分的爛石,但是沒有武夷山中心區(qū)域那樣純粹;“洲茶”準確是指溪河邊沙洲上出產的茶,后來擴大為武夷山中心區(qū)域之外的茶園茶,當然“洲茶”是沒有所謂巖韻的了。
巖韻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只有常年喝正巖茶的人才能夠體會,但是難以表述。曾經有喝茶的朋友說巖韻就是“太陽曬在巖壁上”的味道,但是許多人不能茍同。也詢問過許多茶人,甚至是茶人中的大家,也沒有誰可以準確地描述出來它的含義,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
我沒有走公路,而是沿石階亦步亦趨走進了天心永樂禪寺,迎面是雄偉嶄新的大殿,問過了僧人,就朝竹林里面古老的殿堂找去。石階旁,一塊不大的石頭立在草坪上,走近了去看,一句偈語“千言與萬語不如吃茶去”投入眼簾。傳說這句偈語源自已故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當代著名佛教界詩人趙樸初先生,1990 年10 月,趙樸初先生以84 歲的高齡游覽武夷山,他對武夷巖茶贊頌有加,題詩二首,在《御茶園飲茶》一詩中寫道:“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倌曩?,不如吃茶去?!?
在天心永樂禪寺對面的茶室里,我和現在的方丈澤道法師一起喝茶,向他請教茶理。我先喝到的是一泡叫“扣冰”的茶,望文生義,這茶一定是紀念本寺歷史上的名僧——扣冰古佛而命名的。古佛一生氳氤在武夷茶的沉香中,扣冰沐浴,借冰煮茶,正是茶和冰涵養(yǎng)出他超越僧俗兩界的生命奇觀和那顆恒定千年的“壺里冰心”。
澤道法師對茶也非常有心得,他經常在禪院的茶室和客人品茶論道。《人生如茶空杯以對》是澤道法師的一篇美文,文中說的是閩王在福州西湖拜見扣冰古佛,叩請治國方略的故事。澤道法師講完故事在文章的最后寫道:“可不是嗎?只是空的杯子才可以裝水,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空谷才可以傳聲……每一個容器的利用價值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種度量和胸懷,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緣,因此,佛經里常有“一空萬有”、“真空妙有”之說。
可見,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澤道法師還告訴我:天心禪茶還是臺灣名茶凍頂烏龍的鼻祖。清咸豐五年(1855 年),臺南人林鳳池到閩考試,中舉后,乘興游覽武夷山。
林鳳池對武夷巖茶欽羨不已,向天心永樂禪寺老方丈表達了想引種武夷茶的愿望。老方丈便贈送武夷“青山烏龍茶”種苗三十六株,并囑咐:“此為武夷烏龍茶佳種,希細心培育,如能分栽廣植,則子孫享用不盡。”林鳳池攜苗而歸后引種成功,成為今日著名的臺灣凍頂名茶。
茶人說茶
如果說“大紅袍”已經成為了一個神話,那么,“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陳德華就是最靠近這個神話的人了。
陳德華退休前是武夷山茶科所所長,在閩北工作生活了幾十年,與茶結緣。1963 年,23 歲的陳德華從福安農校畢業(yè),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如同天意,從此和“大紅袍”結下了不解之緣。陳德華說當年九龍窠巖壁上的那三棵“大紅袍”并沒有像今天這樣神秘珍貴,挺平常的。雖然他到農科所工作以后要經常接觸這三棵“寶貝”,也聽說了許多關于這三棵茶樹的傳奇故事,但是他并沒有把這三棵茶樹多么地看重。
他說在這三棵茶樹上剪枝繁育只有兩次,第一次是1962 年杭州的中茶所來剪枝,杭州中茶所承擔著全國茶樹品種的保留繁育工作,所以必須讓他們剪。第二次則是1964 年省農科所來剪,當時也是通過了崇安縣委、縣綜合林場一層層批準,剪了十幾枝,拿到福安社口繁育留種。這以后一晃就幾十年過去了,這幾十年里,陳德華三進三出武夷山茶科所,就是沒有離開過茶。
話說1964 年“大紅袍”剪枝之后,一直到1985 年,除了那三棵寶貝茶樹,武夷山就沒有一棵“大紅袍”,要有,就是杭州和福安才有。奇怪的是也沒有人想到去那三棵母樹上去剪枝,可能越來越珍貴吧,也沒有人敢動這三棵茶樹的念頭。1985 年11 月陳德華到福安參加福建省茶葉研究所40 周年所慶活動,茶科所主任是陳德華的同學,陳德華私下里向同學提出來從福安省茶科所剪幾枝當年從武夷山剪走的“大紅袍”,同學同意了,陳德華剪了五枝,也沒有通過有關領導,如同“偷”走,帶上車就回到了武夷山。把當年剪走的“大紅袍”再剪回來,是有緣由的。
1980 年武夷山恢復茗樅,發(fā)動四里八鄉(xiāng)的農民貢獻茗樅,茶科所在御茶園開辟了五畝地種植武夷奇種,一共收集種植了165 個品種,包括陳德華“偷”回來的“大紅袍”。后來武夷山大面積種植的“大紅袍”,都源于陳德華從福安社口“偷剪”回來的這五枝。從1991 年市場上出現第一批商品化“大紅袍”開始,經過20 年的種植推廣,碧水丹山間已有4 萬多畝新培育出的“大紅袍”茶園?!按蠹t袍”產量也從上世紀80 年代剛繁育成功時的20 噸,上升到2009 年的1700 噸。
2006 年,武夷山市政府決定對“大紅袍”母樹進行停采養(yǎng)護,而此時,“大紅袍”早已進入了規(guī)?;a。如今人們喝到的“大紅袍”,既保存了母樹的那種巖骨花香,又融進了新一代茶人們在制作工藝上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甚至連沖飲的方式都成為了武夷山茶道文化里精彩的一筆。
聽陳德華講述如此戲劇化的傳奇故事,我突然感覺生活真是像一位高超的作家,居然能把故事編得如此精彩奇妙。不過我不禁又有些疑問:“大紅袍”這樣“嫁”出去又再“娶”回來,還是原來的“大紅袍”嗎?陳德華回答說:還是的。因為茶樹的不同品種的發(fā)芽期都不同,他們觀察了剪回來的茶樹的發(fā)芽期,和九龍窠那三棵茶樹無異,每年都是在那幾天發(fā)芽,后來大面積種植的“大紅袍”都是如此。
浸淫武夷山水幾十年,陳德華從開辟茶園、種植茶樹、繁衍茗樅到制茶做茶,一輩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搓惖氯A做茶是一種享受:上午,剛剛采摘下來的茶葉運到了陳德華實驗茶場的院子里,茶農將茶青扔到陳德華手里的竹篩上,陳德華手臂輕輕一抖,茶青就均勻地攤在了竹篩上面。武夷巖茶制作工藝極其繁復,一道一道地下來,茶人的心血就這樣浸透到了茶里。
武夷山尋茶,最終尋到的卻是自然山水間的一段人生。
上一文章:高山尋野茶(一)
下一文章:喝武夷巖茶 品詩意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