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乍暖還寒,油菜花的黃,杜鵑的紅,一片片地飄著,不聲響地在三月里歡笑。牛年春早,山外的春茶已經(jīng)開摘,該是春忙的季節(jié)了,吳三地卻隔世寂靜。
主人知道我們是慕茶而來的,早在村頭等候著。家家戶戶以茶為生計、為主業(yè),這是地道的茶村,在武夷山并不鮮見。吳三地算是純粹的茶村。雖然現(xiàn)在村里人家的生計不主要靠茶,但吳三地三百多年的種茶史,全村都種同一品種的水仙、同為吳姓,四周山上與竹林并茂的除了茶還是茶,連房前屋后也錯落著水仙,這在武夷山還算罕見。一進村,我們就和農(nóng)家庭院的二棵百年老樅水仙打了個照面。茶樹的生機,被嚴實地蘊藏在樹干的青苔里,可主人的茶盅,卻將小村漫長的歲月浸潤開了。
的確,吳三地人都是明末清初名噪一時吳三桂家族一支的后人。當冬天還在1681年蹣跚,陽春的明媚已經(jīng)傳遞到康熙王朝的金鑾殿,平叛云南吳三桂的捷報,預示大清太平盛世的真正來臨。而對于逃難的吳氏三兄弟,這個寒冬一如朝廷的利劍,只有這毗鄰江西的邊陲山壑,地處黃崗山脈屋脊下800米的高度,為他們遮擋霜風,容他們殘喘生息。在遠離京城的武夷山大自然懷抱里,吳氏三兄弟躲過了不祥之季。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山茶自南宋起興盛,元代正式列為納貢之品,制作工藝日臻精進,到清初烏龍茶面世,更加得到朝野青睞。于是,吳氏三兄弟也入鄉(xiāng)隨俗,在他們安身立命之地種上了純種水仙,靠茶為生,這一種,就將300多年的歲月溫暖與吳家后代緊密聯(lián)系了起來。昔日的吳三弟,便成了今天的吳三地。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顯示吳三地的純粹之處。遠離了權(quán)謀漩渦的吳氏后人,真就甘心淪為一介茶農(nóng)?政治博弈的情仇恩怨,真就在深壑重巒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中影消無蹤?……所有的這些都只能是猜測。事實上,他們從此便成了地道純粹的茶農(nóng)世家。似乎吳三弟種上茶后,就將原來的瓜葛斬斷于武夷山外。他們打點起茶人的本分和篤實,相擁著武夷山的踏實平靜,在水仙茶中詮釋自己新的人生。不知是吳三地山高日照少、云霧多的地理氣候滋潤了茶的甘醇,還是吳三弟少了塵世的紛擾、更多一份傾心和勤奮頤養(yǎng)了茶的馥郁,吳三地茶漸漸地走俏市場。歲月如茶,一份精心篤定不盡其中。清朝時“吳記茶葉”便贏得在下梅、赤石碼頭“免檢上船”的美譽。至今說起茶來,吳三地人全無山里人的溫吞拘束,言辭、語氣和神態(tài)寫滿自信從容。
誠然,吳三地人是應(yīng)該自信從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