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茶農(nóng)講述自己三十年的茶事變遷
7月12日,記者見到陳墩水時,他正靜靜地坐在自己茶廠的二樓審評室里,愜意地品嘗他做的一泡茶!30年前,我們哪里能喝得到茶葉,就連平日喝的茶梗都由村里批!闭勂30年來的變化,陳墩水感慨不已,“現(xiàn)在如果一天不品茶,就像心里少了一點什么似的!
陳墩水是天心村的茶農(nóng),家里世代做茶,如今擁有近200畝茶山的他清楚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在“以糧為綱”的大背景下,大家種茶的積極性都不高,為了鼓勵茶農(nóng)種茶,1978年,天心村集體出錢幫助大家買茶苗,每個勞動力種150棵,種好了歸茶農(nóng),陳墩水家里當時有四個勞動力,種了600棵茶苗,大約1.2畝。
“以前種茶哪里知道有這么多講究,管理茶山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都不科學。”今年56歲的天心村茶農(nóng)余清命回憶,當時茶園里噴灑的都是“敵敵畏”、“樂果”等劇毒農(nóng)藥殺蟲,所施的肥也大都是磷肥、尿素之類。只單純追求產(chǎn)量的提高,不像現(xiàn)在施的都是有機肥。
時下正值武夷茶大量上市,走在天心村里,到處一派繁忙的景象:有的茶農(nóng)正在家中為茶葉揀梗,準備進入精制階段;有的茶農(nóng)則忙著包裝成品茶,準備給客戶發(fā)貨……隨便走入哪戶茶農(nóng)家中,燒開的水往盛著茶葉的蓋杯里一沖,空氣中立刻飄溢著巖茶的香氣。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标惗账嬖V記者,在1984年以前,村里的茶葉僅做到干毛茶這一步就算結束了。因為大家的茶山大都是從集體承包來的,茶青由茶葉站統(tǒng)購,再發(fā)往茶場統(tǒng)一制作,最后大部分寄往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作為原料銷售。這里面還有一個原因,當時掌握全套制茶技術的人相當少,不用說精制茶,就連干毛茶也沒有哪個茶農(nóng)能夠獨立做出來,所以當時天心村10個有做茶的生產(chǎn)隊,每個都配一名“青師傅”和“焙師傅”,采茶、管山另有其人,“青師傅”負責做青,“焙師傅”則管焙火,無論是做青還是焙火,這兩位師傅對于對方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都不太在行,而每到做茶時,茶農(nóng)就依照師傅的吩咐,機械地完成每道程序,至于如何控制火候則是師傅們的事了。
“一泡茶的好壞,青師傅比焙師傅更為重要。”余清命回憶,由于是看青做青,技術要求更高,焙火則根據(jù)需要,按湯色的標準就可衡量,所以當時有“活青死焙”之說。
到了1985年,天心村成立加工廠,面積1500多平方米,添置了分選、云篩、跳梗機等制茶設備,負責加工村里的茶葉,陳墩水于1986年當上了廠長。由于沒有茶葉歸堆技術,當時最早請過茶葉站退休老茶師,后來又請來了省里頗負盛名的茶師陳書省,為茶葉把好質量關!跋瘳F(xiàn)在坐下來品茶聊天,在當時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陳墩水說,以前茶葉屬于奢侈品,只有審評時,與審評師關系好的茶農(nóng)可以在審評室外面等,偷空溜進去喝茶解饞,學學技術。
由于曾經(jīng)擔任廠長,陳墩水要到外地賣茶,必須掌握焙火技術,而他父親正好是生產(chǎn)隊里的“青師傅”,因此,陳墩水成了較早掌握全套制茶技術的茶農(nóng)。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制茶技術已在村里普及,每戶茶農(nóng)家中都添置了齊全的制茶設備。1989年,陳墩水成立了自己的企業(yè)——慧苑茶廠,“當時只能做500多斤干毛茶,還不夠一個客戶的需求,現(xiàn)在產(chǎn)量已經(jīng)達到1萬多斤!倍矣捎趶B門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包銷,無論是村里的加工廠還是后來自己的慧苑茶廠,陳墩水都不大愿意把茶葉賣給其他客戶,甚至外地客戶上門買茶時都被他拒絕。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他的思路才放開,逐漸把茶葉賣給外來客戶,如今已有福州、廈門、漳州、北京、上海、西安、廣東,甚至香港、日本的客戶。相比陳墩水,余清命起步則較晚,2000年才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裝,剛開始賣茶沒有什么客戶,他就跑到武夷巖茶主銷區(qū)去推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