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這個五一黃金周,裝飾一新的馬連道京閩茶城有望開業(yè),而該地正在建設的兩個新樓盤,也號稱自己的底商將主要用于茶葉銷售。
一方面是大型茶城扎堆開業(yè),另一方面卻是面對越來越高的租金。名聲在外的馬連道茶葉一條街,靠什么賺錢呢?連日,記者采訪了30余位馬連道茶商發(fā)現(xiàn),他們95%的生意來自批發(fā),而新手入行,前兩年大多要虧損。
營利模式一:小作坊經營型 入行回報要兩年
在馬連道,有90%左右的茶商采用小門臉作坊的經營模式,他們是馬連道經營的主力軍。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馬連道各茶城及街邊門店,客流很少,服務員多過客人。
北京慕茗普洱古茶坊的老板介紹,其一年銷售茶葉100多噸,其中90多噸是靠批發(fā)銷出去的。日常客戶主要是東北和華北的一些茶樓、茶莊和北京的機關團體。
幾位經營5年以上的老板均表示,至少2年才有固定的批發(fā)客戶。去年才入市的老板坦言,已投資了五六十萬元,目前生意天天在虧損。
在接受記者調查的商家中,多家經營不足2年的商家都表示,目前還沒有賺到錢。
營利模式二:大茶莊經營型馬連道設店為形象
據了解,馬連道茶商中約有8%為大茶商,他們在馬連道設店為的是樹立自己的形象。
說到馬連道的發(fā)展,跟北京市茶葉總公司的發(fā)展分不開。目前該公司除了總部設在馬連道外,還開辦了一個茶城。
老字號張一元公司在馬連道店也設有一家形象店。這家店擁有張一元公司獲頒的“西湖龍井”原產地標牌。此牌在該公司只獲頒兩塊,另一塊在大柵欄總店。
營利模式三:茶農進城型 自銷利潤達15%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大部分茶商來自福建和浙江。他們在家鄉(xiāng)有茶園和茶廠,來到馬連道主要是建立自己的批發(fā)點。一位來自福建主營綠茶的茶商介紹,他們全家都過來了,自己建立批發(fā)點,自產、自銷,解決整個家族的就業(yè),批發(fā)利潤約在15 %左右。
不過一些茶農型茶商也表示,由于全家人都在做一種生意,利潤并不明顯。
信息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安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