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郭柏蒼在《茶》中記述:“閩諸郡皆產茶,以武夷為最!薄胺膊,他郡產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巖產者性獨溫!
晚清·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記載他游武夷住宿天游觀中,與靜參羽士夜夜談茶事,“今之品茶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己;钪蛔,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乎!”他把品賞武夷巖茶品質的感受高度概括為“香、清、甘、活”四個字。依次遞進。
晚清臺灣“太史公”連橫在《雅堂筆記·茗談》中寫道:“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武夷之茗,厥種數十,各以巖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處之茶,不可飲也。新茶清而無骨,舊茶濃而少芬,必新舊合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雖歷數時,芳留齒頰,方為上品!
現代的蔣希召在《蔣叔南游記》(公元1921年)中記述:“武夷產茶,名聞全球,土雜砂礫,厥脈甚瘠,以其踞于深谷,日光少見,雨露較多,故茶品佳,且其種亦自有特異者。”
林馥泉先生在《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公元1943年)中寫道:“武夷巖茶可謂以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巖骨坑源所滋,品具泉冽花香之勝,其味甘澤而氣馥郁!
吳覺農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區(qū)計劃書》(公元1942年)中:“(武夷山)是以所產茶葉,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味兼紅茶綠茶之長!
陳椽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名茶研究選集》說:“武夷巖茶,創(chuàng)制技術獨一無二,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勞動人民雄視世界!
陳彬藩先生在《武夷巖茶的巖韻》一文中贊美武夷巖茶:“一般烏龍茶是小家碧玉,而武夷巖茶卻是大家閨秀。”
日本友人左能典代品嘗了武夷巖茶后感嘆:“能喝到武夷巖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薄囤w大炎·漫話武夷茶文化》 ……
(肖天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