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延平半巖茶趨步入貢
“茶出武夷,其品極佳,宋時制造充貢,延平半巖茶次之”。延平半巖茶同屬建茶范疇,宋時品質僅次武夷,故御茶園里貢,明初,半巖條取代武夷茶,而為明朝貢品。延平貢茶產地半巖,在三千八百坎中段的蓼地,據(jù)周亮工《閩小記》記載:“前朝(指明代)不貢閩茶,間有采辦,皆劍津教地所產”。據(jù)茂地鄉(xiāng)的《葉氏族譜》謂“今茂地古稱軍地,屬梅南里,在城北40里,今茂地及其附近的茨坪、半巖、里巖,外巖皆產茶,尤以品質優(yōu)良著稱”。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南平就開始制茶人貢,其產地為“劍浦(指南平)、將樂、順昌、沙縣、尤溪五縣,延平所產的“石乳”,“清平可鑒,風韻甚高,凡十色,皆宜和二年門(1120年)所制。其時,延平石乳已列入北苑貢茶錄,為貢茶綱之一。北宋王存《元豐九域志》記載:“南劍州的劍浦,土貢茶110斤,同時有劍浦,雷大熟、蒙洲、游坑、汾常五座茶焙”。
清道光年間(1821—18SO年)茂地半巖茶傾銷國內外市場,出口量12O00多擔。光緒年隊(187—1892年)茂地、里村、王臺、大歷、嵐下、大洋等地遍布茶山。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緒二年(1876年)俄商曾在延平創(chuàng)辦第四、第五磚茶廠二座,年產紅磚茶2000多擔,運銷俄國及東歐市場。
民國初年,因茶商唯利是圖,茶葉摻假現(xiàn)象嚴重,以致信譽不佳,茶葉滯銷,茶廠相繼倒閉,茶園荒蕪,普遍村莊毀茶栽杉。此后十余年,南平半巖茶在國內外市場銷聲匿跡。
七、烏龍茶脫胎于建茶源出于武夷
烏龍茶的誕生,也象其他茶類一樣,很難說清它的具體時間,但它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源遠流長;應該說,它是脫胎了歷史上最早的茶類,從中演化而來。茶葉專家張?zhí)旄T谒摹陡=觚埐琛芬粫姓f:“烏龍茶的起源可能由宋代建州龍團鳳餅演變的。明朝洪武初(1368年)罷造龍團改制散茶,制法相應改革,品質不斷提高,香味濃郁,色澤偏烏,可能因此而標名為烏龍”。
明朝景泰年間(145—1455年)武夷御茶園罷貢之后,茶山荒蕪,茶樹枯荒,官茶衰落民茶興起,茶樹的栽培向三坑兩澗轉移,從此后武夷巖茶漸興,茶農首創(chuàng)烏龍茶“做菁”新工藝、師承北苑'真香’,發(fā)展形成烏龍茶獨特香氣。
福建自唐代有了茶葉生產以來,武夷山一直是全國矚目的茶產地,而烏龍茶是承襲武夷茶制法而創(chuàng)新。主任在《烏龍茶發(fā)展史品飲藝術》中關于烏龍茶的起源時說:“迄今我們見到的敘述烏龍茶制作方法的最早文字史料,以1717年曾任崇安縣令陸廷燦所著《續(xù)茶經》所引了草堂《茶說》最為明確”。這就說明烏地茶的起原與武夷茶葉生產有著歷史淵源的聯(lián)系。
明末清初,武夷巖茶的特點和炒制方法,《續(xù)茶經》引王草堂的《茶說》是這樣論述的:“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謂之頭春。茶采后以竹筐勻鋪,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候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陽羨〓片,只蒸不少,火焙而成,松羅、龍井,皆炒不培,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鹿(搖動),香氣發(fā)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培,復揀去老葉及枝蒂,使之一色!迸胫烊徽嫖,其色不紅!恫枵f》所述,完全是武夷茶延伸演化成武夷巖茶(烏龍茶)至今始終未變的傳統(tǒng)技藝。這些記載與當今烏龍茶制法及品質的“三紅七綠”的要求是相同的。由此證明烏龍茶制法,在王草堂《茶說》之前,在茶葉生產上已廣泛應用,而且有一定流傳時間。陸廷燦《續(xù)茶經》在1734年,其引用《茶說》當然更早!恫枵f》總結性地對武夷巖條初制工藝的概括,其形成時間應更早于文字。有說烏龍茶是1837年由安溪蘇龍移植于建甌•以“蘇龍”與“烏龍”諧音命名的茶樹品種制成的,從時間上已晚于《續(xù)茶經》100多年。又有說烏龍茶是安溪人到武火山制造的,眾說不一,傳說出傳說,事實勝于傳說。
足資佐證烏龍茶起源于武夷的文字資料,更有明末清初在武夷山為僧的閩南籍僧人釋超全,原名阮〓錫(1625—1711年)的《武夷茶歌》和稍后的《安溪茶歌》。武夷茶歌》說:“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晴天北風吹。若遭陰雨風南來,香色頓減淡無味。近時制法重清,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術工夫細!贬尦龅奈湟膸r茶不但其制法與現(xiàn)代烏龍茶制法相似,而且鮮葉原料也是俟嫩稍生長形成駐芽(粟粒芽)時采摘下來,其制成的茶比過去更為品質優(yōu)良,更為清水(方言:好的意思)。說明烏龍茶類至遲在十七世紀中后期就在閩北武夷山形成。
烏龍茶類中的武夷巖茶是在鮮葉適制性的基礎上,采取細微的復雜的技術措施,創(chuàng)造出半發(fā)酵的“綠葉紅鑲邊’他巖茶。在色香味上具紅綠茶之長,制成具有巖骨花香的優(yōu)質巖茶,為其他茶類所望塵莫及的。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東印度公司首次從澳門收購建茶,經爪哇輸往歐州試銷,幾十年以后,武夷茶風靡英倫三島。1762年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在《植物種名》書名,用Bohea(武夷變種)代表中國茶。幾十年后,茶葉竟發(fā)展成為歐人日常必需的飲料,并“以武夷茶為中茶之總稱,且〓〓乎由域中而流行海外,武夷遂辟一新紀元矣”,由于武夷茶名揚四海,銷量劇增,此時“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送傷巖茶樣,先炒后焙不爭差”武夷茶在外銷市場銷量日益擴大,供不應求,安溪茶農施展他在武夷學得的制烏龍茶的技術,于是仿照巖茶的制法,造制烏龍茶,一時真?zhèn)坞y辨。同時,閩南和廣東的茶商競相在閩北的建歐、水吉、武夷山、赤石等地,買山設莊、人山收購毛茶,運回閩南再加工,甚至經拼配成各有特色,各有銷路,各有牌號的商品茶,暢銷南作各地。
烏龍茶制作工藝,大約在1670年從閩北經沙縣傳入閩南,于是“溪茶送傷巖茶樣”,安溪烏龍異軍突出,達到真?zhèn)坞y辯的地步,外國輪船駛人泉州地官方以奇貨可居,獨攬了烏龍茶外銷,一時巖茶難得,將澳榮與巖茶拼配外銷,逐漸在安溪發(fā)展茶戶,于是安溪烏龍與閩北烏龍并驅,溪茶與夷茶遂形成福建烏龍茶兩大產區(qū),總之,建茶之烏龍茶類誕生,促進南北兩大茶區(qū)的發(fā)展,以及相繼向廣東,臺灣傳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八、五口通商促進建茶的繁盛
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瞄著五口通商,海運開禁,對外貿易的商品經濟開始沖擊我國千百年來閉關鎖國的自給自足的封建主義經濟基礎。作為占有福州、廈門兩大通商港口優(yōu)勢的福建,其茶葉生產在通商貿易不斷擴大的形勢下飛速發(fā)展,走向繁榮昌盛。據(jù)《中國近代手工業(yè)史資料》記載的1843—1859年福州口岸茶葉出口數(shù)量及在全國所占比例中的1895年茶葉總出口量110915200磅,福州口岸出口 4659400磅,占總出口量42%。再據(jù)海關資料的記載:光緒四年(1878年)福建茶葉出口量達80多萬擔,約占當時全國年出口總量的二分之一。當時閩北烏龍茶與紅茶、綠茶、白茶等花色品種,在對外通商的歷史潮流中,齊頭井進。
在五口通商的有利于茶葉貿易條件下,烏龍茶生產規(guī)模逐漸從小到大,迅速發(fā)展。建茶主產區(qū)的崇安武夷及建伍水吉及附近區(qū)域,由于當時武夷處古驛道的格扭,既為外省“人閩之孔道”,也是福建南來北往之必經道路、武夷赤石便成為建茶——烏龍茶、紅茶、綠茶的集散地。1818年,清政府規(guī)定建茶必須從陸路運銷,經江西運往廣州出口。1838年從廣州出口的建菜達1.5萬噸。1853年太平天國起義軍打到江蘇、江西一帶,傳統(tǒng)運輸線中斷,外國茶商曾千方百計謀求開辟福州菜市,想借此打破廣州茶商對茶葉貿易的壟斷的目的。福建巡撫王懿德奏請“由海運招商赴崇(武夷山市)運茶至省,聽洋商販運出口”。從此,閩北山區(qū)生產的茶葉基本改道由福州出口,茶市從廣州改為福州,武夷茶可順閩江干支流而下,運輸費用大大降低,因而降低成本、提高了利潤,引起了“種茶熱”。郭柏蒼《沁泉山館詩》云:“年來通商號令行,窮黎遍亭茶山利。高阜小山恣鏟除,百萬〓田一朝棄!背绨病段宸蜃又苤尽份d:“道光咸豐之示,人皆種茶”。“清季五口通商,民競業(yè)技”!督óT縣志》:咸豐同治間,里之鐘山(北苑遺址),“復有客氓至此開墾,普及茶區(qū)”。邵武縣“自咸豐初年開種茶山,汀(州)廣(州)江西客民群焉革集。政和“初無多茶,自洪楊亂(太平天國起義),始謀布種。”延平、順昌“咸(豐)同(治)年間,無論大鄉(xiāng)小鄉(xiāng),十家有二三家有茶山”。總之,閩北各地自清咸豐以后,茶山大片的開辟,茶樹“漫山遍野,愈種愈多!备骺しツ緸槠,且廢〓田,估茶取利,五夫子里亦成了崇安生產茶葉專業(yè)區(qū)。桐本正山小種的主要產地,居民咸以茶為業(yè)。茶產區(qū)以武夷山擴大到全閩北,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全區(qū)茶樹面積61940畝。
十余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閩北茶葉出現(xiàn)了烏龍茶三個品系齊頭并進的發(fā)展之勢。其一,武夷巖茶從原有的單株選育成名叢,除內桂茶之外,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shù)让麉,以及引進的水仙、奇蘭、桃仁等良種,肉桂成為武夷巖茶之上品。其二。匝寧禾義里大湖發(fā)現(xiàn)的水仙良風發(fā)展至建歐南雅的“南路水仙”。其三,當?shù)氐墓し虿,“建歐所出功夫茶年以數(shù)百萬計,實超過宋代而過之!睘槲湟膸r茶尤甲于全省,前清光緒中年,崇安茶葉之輸出者,有茶有 60萬斤,價值 20萬元,占崇安縣對外貿易的首位,當時全縣有巖茶廠 111余家,家庭小型的有千家。范行茶莊僅赤石與莊村就有85家。
民國元年(1912年)至十年(1921年)有茶輸出 30萬斤,平均價值50萬元,紅茶10萬斤,價值15萬元之譜。民國十年(1912年)至十五年(1926年)青茶20萬斤、紅茶10萬斤閩北之 茶,由福州幫、漳廈泉等幫。向崇安、建陽、建歐、政和、邵武等地采辦。銷售南洋、安南、泰國(以上青茶)英、俄(紅茶),凡墾殖販運者,多為本地人,此中因享其利而起家比比皆是,崇安下梅鄒茂章資本不下百萬,故有“金崇安”之稱。
清咸豐年間門(1816年)詹盛齋開設金困茶莊于建甌,經營烏龍茶、以其茶葉色澤細潤,香味醇厚,著稱海外。1910年南洋第一次勸業(yè)會上,金困、泉陽、同芳星等茶莊茶品獲“金質獎”。1914年巴拿馬萬國展覽品賽會,詹全囫茶品獲一等獎,楊瑞圃、李泉豐茶品獲二等獎,從此,建茶出口蒸蒸日上,品質漸優(yōu),國際茶市上建茶聲譽大振。
1872—1877年,俄商在南平、建甌、南雅、三門、太平等地設“磚茶廠”。據(jù)《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記載:單1877年俄商從建寧府(閩北)攜帶口子稅單運往福州出口的磚茶為3505擔,嗣后建茶之“南路水仙”出,并采用拼配新法調和茶味,建歐茶業(yè)再興,僅建歐城關有小型精制茶廠30余家。
1917年倫敦茶市關閉,建菜銷售額直線下降,茶葉市場一步一步縮小,茶葉生產一度頻于絕境.幸好民國初,福州花茶銷路漸漸轉好,閩北的建匝、政和、建陽也相繼管制花茶,花茶出口成了福建茶葉出口的支柱,挽救了建茶,使之生產逐漸恢復。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出海口岸被封鎖,出口最再次下降,1941年福建出口社為 16.6萬多擔,漸漸降為年產十均僅4萬擔。?
民國27年(1938年)九月福達農業(yè)改進處茶葉改良場來命由福安遷崇去并設辦事處于武夷山麓的赤石。1939年省貿易公司與中茶公司合組辦示范茶場,設廠于赤石金山,資本100萬元,積極改良閩北茶業(yè)工作,由于戰(zhàn)事海運禁通,原茶無法出口,該場經營了二年另四個月停辦。
1942年10月,財政部貿易委員會接收該場,由當代茶圣吳覺農與一批茶葉專家組建“武夷山茶葉研究所”,主要任務是從事“茶樹育種、栽培,茶葉生化研究”。1945年11月,雖被政府下令停辦,但為武夷山茶樹良種的繁育與推廣,恢復發(fā)展建茶奠定了基礎。據(jù)1934年福建省統(tǒng)計室調查,1941年武夷巖茶產量約為400320斤,比前略有起色,可惜曇花一現(xiàn),經二三年復又衰落。
抗日戰(zhàn)爭結束,解放戰(zhàn)爭開始,閩北茶葉沒有喘息的機會•茶座倒閉三分之二,大片茶園蕪荒,茶農破產邊條又經歷艱難,直到解放前夕,以武夷巖茶為上產的注茶一落千丈。
舊社會留下的建茶興衰史,新中國成立之后,經人民政府的扶植、墾復、技術革新,以及茶葉價格的利農政策,建茶又欣欣向榮,揚名海內外,新的建茶史有待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