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由于地方官員的爭寵,武夷巖茶名聲日高,已悄然進入京都皇室,但真正列為貢御之品而生產(chǎn)制作的還在元、明兩朝。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浙江省平章高興路過武夷山,監(jiān)制了“石乳”茶數(shù)斤入獻皇宮,深得皇帝愛賞。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高興又命令崇安縣令親自監(jiān)制貢茶,“歲貢二十斤,采摘戶凡八十!贝蟮挛迥辏ü1301年),高興的兒子高久住任邵武路總管之職,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貢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他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處創(chuàng)設了皇家焙茶局,稱之為“御茶園”。從此,武夷巖茶正式成為獻給朝廷的貢品,每年必須精工制成龍團餅,沿著驛站遞送進入大都(今北京)。當時御茶園的建筑物巍峨、華麗,完全按照皇家的規(guī)格模式設計和構建。進了仁鳳門,迎面就是拜發(fā)殿(亦名“第一春”殿),還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橋。又有通仙井,覆以龍亭,稱之為通仙亭,“皆極丹陛之盛。”
御茶園設有場官、工員。場官主管歲貢之事。后來貢制擴大,采摘、制茶的農(nóng)戶增加到250戶,采茶360斤,制龍團五千餅。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崇安縣令張瑞本在御茶園的左右側各建一場,懸掛“茶場”的大匾。元至順二年(公元1332年),建寧總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個高五尺的高臺,稱為“喊山臺”,山上還建造了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驚蟄之日,御茶園官吏偕縣丞等一定要親自登臨喊山臺,祭祀茶神。祭文曰:“惟神,默運化機,地鐘和氣,物產(chǎn)靈芽,先春特異,石乳流香,龍團佳味,貢于天下,萬年無替!資爾神功,用申當祭!奔喇,隸卒鳴金擊鼓,鞭炮聲響,紅燭高燒,茶家擁集臺下。同聲高喊:“茶發(fā)芽!茶發(fā)芽!”響徹山谷,回音不絕。在回蕩嘹亮的喊山聲中,通仙井的井水慢慢上溢,甚為奇異。有人解釋之當時已是驚蟄,地氣溫熱,加之祭祀茶神時火熏熱炙,地溫增高,井水漸溢,這是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茶神享醴,井水上溢”之說無非增加一種神奇的色彩,并非迷信,無可厚非。茶農(nóng)因稱通仙井的井水為“呼來泉”。
武夷貢茶鼎盛于元朝。元亡明興,貢茶制度仍沿襲前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皇帝朱元璋詔令全國產(chǎn)茶之地按規(guī)定的每歲貢額送京,并詔頒福建建寧(按,武夷山當時歸屬于建寧府)所貢的茶為上品。茶名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筍,并下令不得輾搗為“大小龍團”,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成為芽茶入貢。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由于御茶園疏于管理,茶樹枯敗,茶業(yè)衰落,武夷巖茶遂免于進貢。御茶園前后經(jīng)歷255年。它的興廢,引起了后人的深深喟嘆。編纂《武夷山志》的清人董天工在《貢茶有感》中寫道:“武夷粟粒芽,采摘獻天家,火分一二候,春別次初嘉;壑源難比擬,北苑敢矜夸。貢自高興始,端明千古污。”御茶園精制貢茶,取悅天子,源于進獻貢茶的北宋蔡襄(曾任端明殿學士),其造成加重茶農(nóng)負擔,理應受到抨擊。但由于御茶園悉心栽培和精工制作貢茶,使武夷巖茶品質(zhì)益精,影響日大,獨秀于茶壇,稱雄于建州,為世人青睞,被皇帝天子所確認,進一步確定了武夷巖茶正統(tǒng)的高貴地位,其客觀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